总得票
范里镇位于卢氏县东部,镇政府驻地后峪村,距县城17.5公里。面积336.13平方千米,人口36989人(2017年底),辖后峪、涧底、留村、骨垛、骨垛沟、杨家岔、新庄、刘家岭、阳坡根、车道沟、王湾、苗村、东寨、大原、涧东、南苏、庙子、前窑、南沟、大峪、阳坪、柳泉、西庄、庙坪、楼房、南庄、里铺、冯家岭、关道、窑上、东岭、蔡家骨垛、柏坡、孟窑、清涧、干沟窑、三门、白玉沟、碾子沟、马跑泉、小岭壕、王窑、楸树岭、何窑、三门岭、范里46个行政村,366个村民小组,378个自然村,1个自然镇,有5个民族,以汉族为主,镇为卢氏县第一大镇。
[代码]411224106:~200后峪村 ~201涧底村 ~202留村 ~203骨垛村 ~204骨垛沟村 ~205杨家岔村 ~206新庄村 ~207刘家岭村 ~208阳坡根村 ~209车道沟村 ~210王湾村 ~212苗村 ~213东寨村 ~214大原村 ~215涧东村 ~216南苏村 ~217庙子村 ~218前窑村 ~219南沟村 ~220大峪村 ~221阳坪村 ~222柳泉村 ~223西庄村 ~224庙坪村 ~225楼房村 ~226南庄村 ~227里铺村 ~228冯家岭村 ~229关道村 ~230窑上村 ~231东岭村 ~232蔡家骨垛村 ~233柏坡村 ~234孟窑村 ~235清涧村 ~236干沟窑村 ~237三门村 ~238白玉沟村 ~239碾子沟村 ~240马跑泉村 ~241小岭壕村 ~242王窑村 ~243楸树岭村 ~244何窑村 ~245三门岭村 ~246范里村
沿革
据清乾隆.光绪版《重修卢氏县志》记载,战国时越大夫范蠡扶越灭吴,功成后隐退,泛舟游历名山大川时,曾在此居住经商,因而得名“范蠡”,建国后人们为了便于书写,渐写成“范里”。1952年设范里中心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乡。1997年,面积338.5平方千米,人口3.6万,辖范里、新庄、涧底、留村、骨垛沟、骨垛、杨家岔、后峪、阳坡根、刘家岭、王湾、车道沟、三门、三门岭、干沟窑、王窑、楸树岭、何窑、白玉沟、碾子沟、马跑泉、小岭壕、南苏、东寨、苗村、大原、东岭、大峪、前窑、庙子、阳坪、柳泉、南沟、柏坡、孟窑、清涧、关道、窑上、蔡家、里铺、南庄、北庄、西庄、冯家岭、楼房45个行政村。2000年,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,范里乡撤乡设镇。范里镇辖范里、新庄、涧底、留村、骨垛沟、骨垛、杨家岔、苗村、东寨、南苏、涧东、大原、庙子、前窑、大峪、阳平、南沟、柳泉、三门、干沟窑、王窑、楸树岭、三门岭、白王沟、碾子沟、马跑泉、小岭壕、何窑、后岭、阳坡根、东道沟、刘家岭、王湾、里铺、冯家岭、南庄、庙坪、西庄、楼房、孟窑、清涧、柏坡、察家骨垛、东岭、窑上、关道46个村委会,367个村民小组,行政区域与设镇前的乡相同,未调整变更。
地理
范里镇居卢氏盆地最东端,洛河经范里穿山河口峡谷出县境;海拔1869.3米的象君山矗立于范里镇东边,形成东.南.北三面环山,西面迎河,中间低洼的浅盆地状。东境有向君山、三不管疙瘩塔界岭等山与洛宁、栾川二县分界,山势磅礴,耕地较少,林坡较多,成为林牧业基地,洛河北折北部有山与官道口镇分界,往南渐低,形成了以柏坡村为主的深山丘陵地区,为畜牧业发展为主的粮牧基地;洛河北折后,形成以里铺为中心,与庙坪、西庄、南庄、冯家岭连成一片的黄土塬,为范里中部的主要粮食产区;涧底、留村等九个行政村沿洛河边,但由于故县水库蓄水,耕地被淹没,预留耕地较少,但土地肥沃,农作物一年两热,它是范里镇以薯业、蔬菜发展为主的基地,此地居范里镇中部;东南境有与文峪乡的分水岭为介;范里河从此处小岭壕村发源,向西北流入洛河,全长32公里,年平均径流量0.8立方米/秒,河两边分布大部分村庄,有耕地3700余亩,森林茂盛,形成了浅山区,这便是食用菌、林果业基地。
范里镇气温较县城低,气温变化幅度不大,年平均气温12.3℃,无霜期为175天左右,降水量为532.6mm,年多发展自然灾害,以旱灾、暴雨、冰雹为主。 范里镇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,着力促进产业发展,着力调优调强农业产业结构,形成了“烟、菌、药、牧、果、菜、鱼、游”等主打特色产业农业格局。稳定烟叶1.2万亩,形成以楸树岭、刘家岭、柳泉村等为主的优质烘烤烟叶基地;在后峪村建设食用菌产业基地;建成了柏坡万亩连翘十里长廊;何窑卢氏鸡生态养殖和庙子生态猪养殖带动畜牧业发展;以大原、里铺为主的万亩核桃基地,带动南庄、范里、涧底3个千亩核桃基地建成,在三门、王窑、楸树岭发展玉露香梨1200亩;以南苏村、苗村、骨垛、为主的蔬菜基地建成;碾子沟三文鱼、鲟鱼养殖初见规模等特色养殖大大增加了农业收入,东沟红薯粉条和范里核桃畅销中原,范里特色美食小崔卤肉、杜林鱼庄远近闻名。
发展
范里镇民生事业发展迅猛。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,易地搬迁建成范里中原社区、滨河小区、粮苑小区搬迁600余户2500余人,安置贫困人口298户966人,新庄、骨垛沟中新农村安置点已搬迁入住。交通建设全面铺开,范里镇公路原有三横三纵的交通网变为四横四纵新的交通网,并且蒙华铁路经过范里段20公里,建设重载铁路单钢拱洛河山河口大桥一座,属我国首座重载铁路单管拱桥;横有石范公路,范白公路及范涧公路,文峪涧西至新庄至楼房315省道,纵有东沟至阳坪至骨垛旅游公里,柏坡至涧底的旅游公路,里铺至新庄,涧底至官道口新坪旅游公路,目前有两条道路直通县城班车,每天发车80余次往来于县乡公路上,客流量达3000余人次。旅游业刚刚在范里起步,三河口大桥神禹导洛处、三河口峡谷、土地岭韩愈公祠等风景区,新建新庄休闲垂钓旅游摄影基地、碾子沟拓展训练基地、西庄生态农业观光基地、范蠡商圣特色小镇正在打造,年吸引20万余名异地游客来此处参观游览。
范里镇隶属于河南省最西部被称为“中原绿宝石”、“豫西后花园”的“双千年古县”卢氏县,东于洛阳市栾川、洛宁相接。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7.5公里,全镇总面积338.5平方公里,辖46个行政村,365个居民组,农业人口11789户36100人,为卢氏县第一大镇。全镇共有贫困村18个,建档立卡贫困户2940户9513人,贫困发生率达到26.35%。
范里镇居卢氏盆地最东端,洛河经范里穿山河口峡谷出县境,形成东、南、北三面环山,西面迎河,中间低洼的浅盆地状。全镇土地资源优势明显,现有耕地110000余亩,可用于生态农业绿色产业开发的土地近200万亩。矿产资源丰富,以金、银、铅、铜、锌、铁等金属矿产和叶腊石等石料资源为主,曾发现河南最大的天然金块,重达964.5克。
近年来,范里镇以脱贫攻坚统揽全镇工作大局,着力群众增收、乡村振兴,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如火如荼。深化金融扶贫,建立起完善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和贷款服务体系,为产业发展引来金融活水。推进易地搬迁,全镇生产居住条件恶劣的1201户4079人“易地搬迁挪穷窝” 的目标已经实现。在各级领导、各帮扶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范里全镇广大干群,牢牢坚持“1161”产业发展规划,一步步迈出了产业发展的铿锵步伐。目前:
以镇区为中心,滨河丝路亨通扶贫服装加工基地已经投产,带动248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;中原社区扶贫基地将于年底建成投产,可再带动300名群众就近就业;后峪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完成主体建筑,并在新庄、何窑、庙子建成3个出菇基地,出菇大棚173座;前峪农副产品流通就业中心已开始配套设施建设。
围绕6大产业带建设,建成大原、里铺2个万亩核桃基地,全镇发展核桃6.8万亩;建成柏坡万亩连翘基地,全镇发展连翘8.1万亩,抚育连翘苗300万株;以三门管理区为中心,在小岭壕建成500亩无刺花椒育苗基地,全镇发展无刺花椒8500亩;以大峪管理区为中心,全镇栽植烟叶1.2万亩,实现产值4800万元;以里铺管理区为中心,全镇发展黄芩、苦参、射干等中药材种植7600余亩;
突出特色产业基地,建成碾子沟拓展训练、后峪蜂蜜加工、三门连翘茶厂、新庄旅游度假基地、南苏村顺林食用菌、王窑楸树岭3000亩雨露香梨等6个特色产业基地,西庄生态农业观光园、龙岗山核桃公园即将建成投产,关道窑上2000亩辣椒、南庄王窑800亩欧李等特色种植基地将于今冬明春完成种苗栽植。
于此同时,按照群众自愿原则,积极支持何窑养鸡、苗村大樱桃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;因地制宜,在深度贫困村、搬迁安置点建设光伏发电站18个;积极开展技能培训、就业信息服务,实现困难群众转移就业3955人次,全面消除了“0”就业家庭。
通过长短结合,统筹发展,全镇建成培训就业基地3个,产业扶贫基地17个,增收大棚321座,困难群众实现了“三长两短”增收项目全覆盖,产业覆盖率达100%,扶持叠加度达到2.6,近万名困难群众阔步迈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!
着力乡村振兴,围绕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,推动农村“三变”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,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,强化民生保障,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善。
古镇现芳华,奋进新时代。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全镇广大干群、各方帮扶力量的奋力拼搏下,2018年5月我镇被评为全市金融扶贫先进乡镇,7月被评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先进乡镇。在已经实现1289户4838人稳定脱贫,1个贫困村脱贫退出的基础上,2018年将全面完成1096户3590人及11个贫困村户退出、村脱贫的目标,贫困发生率降至3%。
总得票
荆州市各区县GDP排行榜
2023-08-012023航空母舰数量前十的国家排行榜
2022-11-03隋朝十大城市排行榜
2023-01-10娄底十大强镇排名
2023-03-20白银市各区县GDP排名
2023-07-31